(潮州凉果制作技艺:果实的告白 | 非遗农韵,时长共5分07秒)
走进潮州市文祠镇“老字号”文香食品厂,果实年份数十年的白潮老香黄静静地躺在架子上,散发着独特的非遗浓郁香气,一台古朴的情缘扬琴静静地摆放在客厅中央。每当空闲,凉果侠侣廖泽冰便坐在扬琴前,果实手指轻拨琴弦,白潮悠扬的非遗琴声在空气中回荡。他的情缘妻子郑良珠则端坐对面,品着香茗,凉果侠侣静静欣赏。果实两人相对,白潮琴瑟和鸣,非遗恰如在非遗凉果事业上数十年如一日的情缘结伴前行。
潮州文香食品厂里,琴声飘扬,凉果飘香。
夫妻二人结缘潮州凉果,均有着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廖泽冰是潮州老药桔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香食品厂厂长,郑良珠则是潮州黄皮豉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香食品厂经理。
老药桔与老香黄、黄皮豉共称“潮州三宝”,被誉为广式凉果中的极品,深受潮人的青睐并享誉海内外。作为潮州凉果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廖泽冰和郑良珠以毕生的热情与执着,携手探索与践行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携手并进,数十年练就的“凉果侠侣”
廖泽冰,外表黝黑,沉默寡言,但每当谈及凉果,他的眼中便闪烁着光芒。而郑良珠,则是一个直爽、干练的女子,言语中洋溢着对生活的热情。性格互补、志向一致的两人,是生活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夫妻,更是工作上相互鼓劲的最佳拍档。
回忆起初次相识的情景,廖泽冰的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那时的他,经常到梅州收购橄榄,而郑良珠恰好是梅州人。一来一回之间,两人因橄榄结缘,逐渐走到了一起。
郑良珠(左)与廖泽冰(右)。
从最初的创业艰难,到如今的规模初具,两人早已成为了彼此最熟悉的人。郑良珠赞赏:“他(廖泽冰)做事情认真,刻苦耐劳。做我们这一行比较辛苦,要有耐劳的精神才能坚持下去。而且他还是学音乐出身的,做事情追求极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做得有头有尾。”廖泽冰回应道:“她(郑良珠)是我的贤内助,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坚持非遗技艺制作的这些年,充满了艰辛与不易。郑良珠回忆道:“以前天然日晒的环节,需要看天吃饭。天一下雨,别人往屋里跑,我们往晒场跑。夏天炎热时也容易中暑。但每次看到丈夫那么辛苦,我就告诉自己不能退缩。后来我们改良升级的全玻璃晒场,对凉果进行晾晒,既防尘又防虫,效果好多了。”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后,两人的关系愈发紧密,他们的非遗凉果之路走得越来越坚定。
对于二人,潮州凉果是事业,也是生活。廖泽冰:“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支持,还有工作上的支持。我们(两夫妻)要把这个事业做得更好。”郑良珠则笑着回应:“我嫁给了一个人,又嫁给了一份事业。我们互相鼓励,一起成长。”
薪火相传,是师傅也是家人
廖泽冰与郑良珠的技艺传承,都源自一个共同的起点——文香食品厂及其创始人廖裕波。
文祠镇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盛产橄榄、枇杷、杨梅、青梅、柿、黄皮等,品种繁多。廖裕波于1966年在文祠镇中社村上珂创办了“文香园”食品小作坊,利用当地的水果资源,结合祖传的潮州凉果蜜饯和小菜制作技艺,生产出了老药桔、佛手老香黄、黄皮豉、乌橄榄等产品,深受街坊邻居的喜爱。廖泽冰自幼便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对老药桔的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药桔与老香黄、黄皮豉共称“潮州三宝”。
“我就是从父辈那一辈传下来的,传到我这边已经是第五代了。我从小就知道,我以后要像我父亲一样来做凉果。”廖泽冰谈起父亲——文香食品的创始人廖裕波,言语中透出些骄傲。
廖泽冰回忆起学艺之初,“从初中就开始接触这项老香黄制作,当时因为偷懒懈怠还被父亲用鞭子教训了一顿。”他笑着摇了摇头,“不过也正是那次教训,让自己更加认真地对待这门技艺。等到了入门约七八年的时候,做出来的凉果才获得了父亲的赞扬。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而郑良珠的学艺之路则充满了偶然与惊喜。郑良珠的师傅正是她的家公——廖裕波。她的梅州老家也盛产水果,“老一辈都说黄皮有化痰止咳功效,但以前的我从来没想过可以用它制成黄皮豉,而现在的自己还成为了这门手艺的传承人”。
被誉为“正气佳果”的黄皮豉。
郑良珠于2002年师从家公学习黄皮豉的制作技艺。在家公细心的教导下,她刻苦用心地学习。黄皮豉蒸煮是个辛苦活,在上蒸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烫伤到手。她一边工作一边总结经验,师傅总是手把手教她怎样看火候。火候不够会导致口感太苦涩、皮太硬。郑良珠仔细观察反复实践,终于掌握了这项重要工序。经过反复实践,她熟练地掌握了黄皮豉的制作技艺,她制作的黄皮豉味道甘香、果香浓郁,惹人垂涎。
如今,郑良珠主要负责食品厂工人的培训和制作流程的标准化,而廖泽冰则专注于制作技艺的提升和产品的创新。他们分工明确,但又紧密相连,共同推动着凉果事业的发展。
推陈出新,让非遗凉果有更多可能性
在文香食品厂的熬煮车间内,香气四溢。新鲜的佛手果经过繁复的“古方九制”工艺,逐步制成号称“百年佛手抵黄金”、具有消食、开胃、润肺等药用功效的老香黄,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
制作老药桔时添加的中药材成分是廖泽冰的“独门秘籍”。
随着潮州凉果行业的逐步发展,制作工艺各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逐渐凸显。郑良珠指出,市面上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药材添加,导致市场上产品优劣难辨。同样,潮州三宝膏的制作和包装虽有新意,但缺乏统一标准,影响消费者判断和行业规范。
为应对这一挑战,《潮州三宝膏(凉果制品)》团体标准出炉,并于2024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出台,解决了产品归类不明确的问题,为凉果生产提供了明确指导。”廖泽冰分享,自己作为潮州市潮州三宝凉果协会会长,在标准制订过程中,牵头深入企业调研,严格规定原料选取、农药残留等要求,确保产品质量高于国家标准。
廖泽冰还观察到,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提升,传统凉果的高糖分成为行业发展瓶颈。他们决定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改良,以益生元等优质甜味剂替代部分白砂糖,优化配方和工艺。经过多次尝试,他们成功研发出低糖凉果创新产品,产品将在不久的将来上市,与消费者见面。
历经“九蒸九晒”的老药桔方为上品。
在廖泽冰和郑良珠等一批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潮州凉果这一传统行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脚踏实地,守正创新,通过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稳定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潮州凉果。同时,他们积极收购农产品,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工厂已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年收购橄榄、黄皮、佛手果等农产品数百吨,为当地农民带来可观收入。”廖泽冰说道。
在潮州这片土地上,廖泽冰与郑良珠这对“凉果侠侣”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他们的故事。这不仅是关于爱情和梦想的甜蜜篇章,更是关于非遗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佳话。在他们眼里,凉果不仅是食品,更是文化和传承的纽带,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潮州这项舌尖上的非遗,接续传递这份甜蜜。
相关阅读
|编者按|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生态环境优越,农产品物产丰饶,形成非遗文化与农耕文化紧密结合的态势。目前广东正在积极探索“农业非遗+”建设模式,为了推动非遗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现推出“非遗农韵”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农产品文化专题报道,深入挖掘、传承、发扬广东非遗文化中的农耕元素,实现“农业”和“文化”双向奔赴。
撰文:黎祖瑜
脚本:巢芮
来源:南方农村报
为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期,5月至8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各地各高校聚焦促就业工作重点难点,加快推进政策宣传落实,精准拓展岗位资源。 据悉,教育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为巩固打击非法收售药品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果、规范家庭过期药品无害化处理,近日,天津市南开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药品销毁工作,委托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对近两年在打击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程旭亮 记者朱海)由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新余市市场监管局负责起草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近日正式发布,这是江西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领域首个省级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记者1月22日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近日,合肥市教育局公布《合肥市特一类幼儿园评估认定办法》,根据该办法,在保教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或发生食品、交通等安全事故的,出现违反师德 ...
搭好“文化桥”,穗疏共发展_南方+_南方plus日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管一级调研员陈泽华率“文化润疆”小分队一行40余人来到疏附县,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与疏附各族群众一起共享粤新两地文化交流成果, ...
黄嘉如:汇集一线乡土专家服务“百千万工程”典型镇_南方+_南方plus编者按:在广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铿锵玫瑰,是农田里的靓丽风景线;她们也是平凡的女性,有着柔美细腻的情怀;她 ...
重庆木门实木复合门厂家室内套装木门烤漆门衣柜门重庆市诺福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在系统化的工作流程基础上,提供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链整合服务,一站式服务内容包括:产品设计研究、产品差异化定...